官方微信

TOP

从双十一看厨卫:锚定价值,穿越调整期

2025-11-25 10:34   来源:奥维云网   

  刚刚落幕的2025年双十一,厨卫品类的市场表现与此前稳健增长的暖意形成鲜明反差——奥维云网(AVC)推总数据显示,25年双十一(W41-46)期间厨卫整体零售额211亿元,同比下滑22.0%,零售量1127万台,同比下滑14.4%,从油烟机到集成灶的全品类均陷入负增长。大促的遇冷,标志着厨卫行业正步入从政策驱动回归价值驱动调整期:此前由国补带动的消费需求的集中释放,让市场暂时进入了增长换挡的冷静期。而这并非增长的终点,反而倒逼行业跳出价格依赖的惯性——在需求回归理性的冷静期里,品牌与渠道无需陷入短期波动的焦虑,更需聚焦用户核心价值做长期布局,以价值深耕替代流量内卷,用协同进化破解增长困局,这也成为行业穿越调整期、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关键方向。

https://upload.cheaa.com/2025/1125/1764037892648

  市场分化

  厨卫品牌的“两头生意”逻辑

  在这场行业调整期里,厨卫品牌的破局逻辑,恰好契合了市场的“两头生意”规律:此前国家补贴掩盖了家电行业的K型分化,国补退场后市场逐渐回归哑铃型结构——而这背后是M型社会的人群变迁:低端消费人群与高端消费人群数量同步扩张,中间中产群体则陷入不确定性焦虑。对应的K型消费路径也随之清晰:高端市场主打“意义消费”,靠情绪价值撬动高溢价;中腰部市场聚焦“质价消费”,以功能价值+高性价比稳固基本盘。作为家电品类中利润率最高的赛道,厨卫品牌恰好能适配这种分化逻辑,一边在高端市场做深情绪价值,一边在中腰部市场做足质价比,以此对冲调整期的增长压力。

https://upload.cheaa.com/2025/1125/1764037905972

  品牌破局

  “听劝式营销”让用户“买得简单”又“买得贵”

  在“两头生意”的布局逻辑里,“听劝式营销”的核心,是让用户从“被动消费者”转向“品牌经营的参与者”。它的底层逻辑是以用户价值为导向,不再是品牌单向定义产品,而是让用户深度介入产品的打磨过程——把用户的真实痛点、隐性需求,直接转化为产品创新的方向。这种方式的关键,是跳出“投流圈人”的短期思维:当获客成本走高,品牌要做的不是“圈住”用户,而是通过用户的参与感,让产品与品牌价值贴合用户的真实感知,最终把“单次购买者”转化为与品牌长期同频的群体。这也是市场调整期里,品牌既精准匹配需求、又沉淀用户信任的核心路径。

https://upload.cheaa.com/2025/1125/1764037917833

  渠道升级

  四大路径打造消费者“目的地”

  在品牌锚定用户价值的同时,渠道的核心逻辑是从“无差别的卖货载体”转向“消费者的厨卫消费目的地”——这需要通过四个路径来打上专属标签:或是抓住新品首发的红利,成为用户尝新的首选;或是参与趋势品类的共创,把用户的情绪价值绑定在自身渠道上;或是以品质与服务定义高端,让用户提起高端厨卫就关联到这里;或是针对存量换新构建营销体系,精准对接用户的更新需求。这四个方向的本质,是让渠道跳出“通用流通环节”的定位,靠独特标签成为用户对应消费场景下的第一选择。

https://upload.cheaa.com/2025/1125/1764037929759

  长期主义

  自有品牌让渠道从“卖货”到“造价值”

  承接渠道打造独特标签的思路,这一步的深化逻辑,是渠道从“短期流量承接”转向“长期价值塑造”——就像“胖永辉们”加大自有品牌投入的选择一样,家电渠道也在走类似路径:以京东京造为例,2025年京东京造线上烟机、灶具的同比增长分别达到501%、619%,正是渠道放大自身价值,参与产品共创的直接结果。这种投入并非简单的产品替代,而是放下对规模的短期焦虑,转而将自有服务产品化、将用户需求融入产品定义,最终跳出“纯流通环节”的内卷,从“渠道为王”的传统逻辑,转向“产品+数据双核驱动”的零售新形态,靠长期的品质与信任沉淀出可持续的增长底气。

https://upload.cheaa.com/2025/1125/1764037942452

  结语

  从市场的结构性调整,到品牌锚定“两头生意”、用“听劝式营销”绑定用户信任,再到渠道通过标签化定位、自有品牌布局转向长期价值——这一系列动作,正是“赢销进化”的具象落地:不再靠价格内卷增长,而是通过重构产品、渠道与用户的关系,把营销的重心从“卖货”转回“用户价值”本身。而这,也正是“值达用户”的核心逻辑:让品牌的价值支撑被用户感知,让渠道的服务体验被用户认可,最终让营销的每一步都真正触达用户的真实需求。当行业跳出短期流量的迷思,以“赢销进化”的姿态回归用户价值,才能真正实现“值达用户”的长期增长。